close

林博文專欄-時代捏造的美國間諜

94歲的美國學者李克(W. Allyn Rickett)是個傳奇性人物,一輩子都在研究中國古代哲人管子的思想,一輩子都在費城長春藤盟校之一的賓夕法尼亞大學讀書(碩士、博士)和教書。11月15日那天,費城召開國際管子學術研討會,特別表彰李克成就,並請他發表研究管子的經過。


中國一度定罪是間諜

李克和他的妻子李又安(Adele A. Rickett)是賓大同學,他們為瞭要追求中國學問,都遭逢一段曲折的故事,也都付出瞭代價,也使他們夫妻在50年代麥卡錫主義肆虐的白色恐怖時期,成為爭議性人物,飽受右翼人士唾罵。李克和李又安於二戰時在西雅圖美國海軍情報署附設的日語訓練班受訓,準備當日語情報員。二戰結束後,他們一起到賓大上學,改學中文。他們在賓大的老師卜德(Derk Bodde,2003年去世,享壽94歲),幫他們申請到傅爾佈萊特獎學金到中國留學。卜德的博士論文是研究秦始皇時代的李斯,他生於上海,抗戰前曾在中國求學6年,也是傅爾佈萊特獎學金第1個得主。他在1948至1949年親眼目擊中國河山變色,寫瞭一本暢銷書《北京日記》。他最有名的是把他的好友馮友蘭的名著《中國哲學史》譯成英文。

李克和李又安於1948年10月下旬到瞭北平,其時李克才27歲,李又安28歲。在離開美國前,美國海軍情報署突然找李克談話,情報官說中國即將發生大變化,國共衝突已到瞭最後階段,他們希望李克把在中國所見所聞提供給美國使領館,李克一口答應。李氏夫婦到瞭北平即聘中文傢教,李克在清華大學外文系當講師(英若誠是其學生),在中文系修課,夫妻亦都在燕京大學兼課教英文。他們很愛交朋友,錢鍾書是他們的好朋友。1949年10月,中共建立政權,李氏夫婦照樣待下來。美國使領館關閉瞭,他們交代李克把打聽到的消息交給英國外交官。1950年春天,英國外交官勸李氏夫婦回美國,李氏夫婦還很樂觀,不想動。1950年6月下旬,韓戰爆發;中共「抗美援朝志願軍」10月下旬渡過鴨綠江,美中首次在戰場上交鋒。從此,李氏夫婦命運驟然改變。

美國認為他們被洗腦

李克於1951年7月25日被捕,軟禁14個月後下獄,李又安則在丈夫入獄後被逮。李克的罪名是:「1948年10月,受美國情報部門派遣到中國…蒐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量重要的政治、軍事、文化情報,並秉承美國國務院的旨意,在中國知識界培養『第三勢力』,妄圖分裂和取代中國共產黨和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李克被判6年徒刑塑膠回收押出機|廢塑膠再生製粒機,李又安4年6個月。1955年2月,李又安先獲釋;同年9月李克亦獲自由。

李氏夫婦獲釋時,正逢美國國內反共和恐共成風的年代,美國媒體都認為李氏夫婦踏上美國土地,一定會大罵中共、大吐苦水。結果,完全相反,李氏夫婦公開認錯,承認在中國做瞭不合法的事情,並感謝中共善待他們,廢塑膠熱熔處理|廢塑膠熱熔押出同時表示今後要為世界和平而努力。

美國媒體嚇呆瞭,李氏夫婦的傢人亦大感意外和尷尬。美國朝野及學界都認為他們被中共洗腦瞭。那時韓戰停火不久,「洗腦」一詞在美國(包括好萊塢)頗為流行。媒體指控李氏夫婦是被中共洗腦的第一對知識分子。1957年,李氏夫婦出版《解放之囚》(大陸群眾出版社1958年出中譯本,書名改為《兩個美國間諜的自述》),回憶他們的鐵窗歲月。李氏夫婦在書中照樣懺悔,並說中共好話,美國右翼分子更加火大,譴責他們是叛徒、親共分子、左派學者。

李克和李又安都在賓大得瞭博士學位,李又安於1979年轉到馬裡蘭大學當中文系主任,1994年肺癌去世,終年74歲。尼克森於70年代初打開中國之門後,李氏夫婦常到中國訪問。四人幫於70年代中垮臺後,中國駐美代表處為李氏夫婦平反,其意義在於李氏夫婦根本不是「美國間諜」,他們隻是在錯誤的時代到瞭一個錯誤的地方,做瞭一些錯誤的事情。他們在「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代,親睹中國的巨變,自己亦掉進歷史漩渦裡。他們把所見所聞報告給美國政府,事情可大可小,韓戰改變瞭一切,亦使他們嘗到鐵窗滋味。李氏夫婦說坐牢幾年,獄友全是中國反革命分子,卻使他們「因禍得福」,練就瞭一口流利中國話。

(中國時報)


中時電子報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佈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廢塑膠處理濾網|處理廢塑膠垃圾濾網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瞭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請勿重覆刊登一樣的文章,或大意內容相同、類似的文章

請不要刊登與主題無相關之內容

發言涉及攻擊、侮辱、影射或其他有違社會善良風俗、社會正義、國傢安全、政府法令之內容,本網站將會直接移除

請勿以發文、回文等方式,進行商業廣告、騷擾網友等行為,或是為特定網站、blog宣傳,一經發現,將會限制您的發言權限或者封鎖帳號

為避免留言系統變成發洩區和口水版,請勿轉貼新聞性文章、報導或相關連結

請勿提供軟體註冊碼等違反智慧財產權之資訊

禁止發表涉及他人隱私、含有個人對公眾人物之私評,且未經證實、未註明消息來源的網路八卦、不實謠言等

請確認發表或回覆的內容(圖片)未侵害到他人的著作權、商標、專利等權利;若因發表或回覆內容而產生的版權法律責任將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不代表中時電子報的立場,請遵守相關法律規範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電子報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
arrow
arrow

    yai284ya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